前列腺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项目专访复旦数字医疗基于导航引导 [复制链接]

1#

以太国际创投对接会旨在搭建高质量的投融资对接平台,帮助持有创新产品的团队与国内外资深投资人进行一对一的高效沟通,为团队提供多元交流技术和深度对接资源的机会。

公司介绍

上海复旦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数字医疗领域持续研发创新医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医学影像处理及计算机辅助手术领域的高科技领军企业。公司依托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临床医疗水平,在数字医疗领域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手术领域,开展高端数字化医疗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医创新研发体系,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并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市场营销,以及理解和实现用户需求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是国内神经外科手术导航领域能与国际同行业巨头美国Medtronic和德国BrainLAB在同类产品上相抗衡的企业,成功打破了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目前,公司产品已在医院、医院、上海交通大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广东医院、医院、医院、贵州医院等全国20多个省份60医院和科研机构获得应用,并且已出口土耳其和巴基斯坦,成功实施手术近例,占据国内15%市场份额。

公司未来将不断推出满足外科手术精准化、微创需求的手术导航及手术机器人产品。同时,公司在AI和医学影像方面不断进行技术探索,AI辅助诊断系统将助力临床医生优化诊疗方案。

项目背景随着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是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伴随这一趋势,手术导航及手术机器人将在临床中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机器人手术既保存了微创手术的优势,又加强了操作复杂手术的能力,具有灵活精准、抗疲劳辐射、视野大且清晰、过滤震颤、创口小恢复快、出血少并发症少、直觉自然、易于学习等优势。据统计,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由年1.56亿元增长至年42.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25%。

项目介绍

项目研发的前列腺活检穿刺手术机器人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活检穿刺诊断。传统的前列腺活检穿刺的假阴性率很高,是前列腺癌早期确诊的主要障碍。为了降低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假阴性比例、提高肿瘤评分的准确性,必须尽可能将穿刺针送达病灶核心区域。如何通过手术导航及手术机器人技术实现靶向穿刺活检,使穿刺靶点准确落在术前mpMRI图像中标出的可疑区域内,成为前列腺穿刺活检领域的研究焦点。该产品将术前MRI图像与术中TRUS图像进行融合来引导穿刺,其优点是既保持了与现有TRUS引导穿刺相似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又可利用MRI图像来定位可疑区域,在临床上有更好的应用前景。公司技术团队提出的基于病人前列腺及周围组织器官的个性化生物力学模型,对穿刺过程中前列腺发生的一系列移位和变形进行模拟和矫正,提高前列腺靶向穿刺的导航定位精度。目前国际上尚未出现基于病人前列腺个性化生物力学模型的靶向穿刺系统的相关报道,该项技术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本期专访邀请到了「复旦数字医疗」的融资总监彭忠,带领我们共同探讨公司主打产品——前列腺活检穿刺手术机器人的差异化优势,领略公司在医学影像处理及计算机辅助手术等场景领域的战略布局。

点击下方观看时长15分45秒的专访视频

15:46

融资轮次:B轮

融资金额:万

释放股权:10%

Q1:公司的创立背景和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彭忠:复旦数字医疗最初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团队以科技成果转化成立的一家公司,最早的出资方是复旦的两家校企,目前他们依然是我们的股东。整个成立的背景是医院首次在国内使用了手术导航设备,该设备是进口的国外设备,在当时的背景下,医院使用的也基本都是国外的设备。我们的技术团队认为从这个角度利用我们的技术底蕴,可以实现国产替代的目标,那么我们就研发了国内首款用于神经外科的手术导航设备,也是目前我们公司正在市场销售的一款产品。我们的技术团队依托他们的科研背景,除了研发了神经外科手术导航设备之外,在后期又研发了用于脊柱外科的手术导航设备,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获得了两款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的三类医疗器械。

从股权的资本结构方面来看,在年的3月份之前公司的实控人是上海百联集团,随后我们公司完成了股权结构的调整,百联集团退出,我们的经营团队把百联集团的股份接过来,整个公司就调整为经营团队和核心技术团队持有公司最多股份的股权结构。在完成这个股权结构调整之后,我们紧接着开展了一轮融资,去年的融资到位以后整个公司的发展步伐也非常快。

在未来的三年,我们会有五款新产品能够获得药监局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且实现上市销售。从公司的产品组合来看,就改变了以往的由单一产品来支撑公司营收的状况,未来公司会通过多产品组合的形式来迅速地扩大公司的营收。

Q2:公司的业务目前已覆盖国内外哪些区域?是否有新的考量?

彭忠:从国外的市场来看,我们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产品已经出口到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尤其是在土耳其的使用情况非常好。同时,我们也在推进在伊朗和哥伦比亚等区域市场的销售布局,其中,伊朗我们已经开始提交产品注册,哥伦比亚的市场我们也在积极地准备中。

从国内市场来看,已经有20多个省市接近60家医疗机构正在使用我们的产品,主要的用户分布在江浙沪一带。在偏远山区如新疆、内蒙这些省份中,医院也有我们的设备。

Q3:公司目前深入的场景领域有哪些?您怎么看待它们的发展趋势?

彭忠:近两年我们产品的研发重点是在手术导航和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目前在临床的应用相对比手术机器人更加成熟一些,尤其是针对一些复杂手术,医院的资深医生也依然需要导航设备来帮助他们提高手术的质量。手术机器人最近几年非常热门,尤其是达芬奇这样的腔镜机器人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使得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也认识到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上的价值。在手术机器人这个方向,未来我们公司也会有两款新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且实现上市销售。

从手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来看,我认为手术机器人对于临床上的价值,除了帮助医生完成一些复杂的手术之外,最大的一个价值是降低外科医生开展手术的门槛,就是医院的医生完成目前他们没法完成的一些手术,而且它并不完全依赖于医生的经验。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我们公司未来会推出一款前列腺穿刺手术机器人,这款产品就完全体现了我们公司对于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上最大价值的判断。

Q4:与当前市场上的竞品相比,公司主打的前列腺穿刺手术机器人具有哪些差异化优势?

彭忠:首先从国内来看,目前还没有其他厂家获得有注册证的同类产品,也就是说,还没有能够真正应用到临床的产品。目前国内发展相对比较快的就是微创机器人。其次,在国外如新加坡、日本,加起来有大概三个厂家可以生产这个产品。

据我们了解,与国内外已经上市和未上市销售的产品相比,我们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它可以保证诊疗效果的标准化,也就是说,医院医院的医生使用我们的产品来进行穿刺活检手术,诊疗效果是无差别的。我所强调的手术机器人最大的一个价值就是它能够帮助医生实现诊疗效果的标准化,而不是像现在的外科手术一样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临床医生的研资和经验,这样的话个体的不同会导致诊疗效果的差异。我们的前列腺穿刺手术机器人产品恰恰就体现了这个价值,因此这是我们的产品和目前已经上市或者未上市的竞品最大的一个差异。

Q5:临床资源从哪些渠道稳定获取?请介绍一医院合作的典型案例。

彭忠:一方面,因为我们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成员都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我们依托这种关医院的优质临床资源结合得很紧密。我们公司在年推出的第一款产品——神经外科手术导航设备就是和医院合作开发的,该产品获证以后,医院吴教授的团队拿我们的产品和国外的产品在临床上做了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从临床应用来看,我们的产品和国外的产品在使用效果上不会有任何的差异。

另一方面,在刚刚结题的十三五科技部的数字诊疗研发计划项目当中,我们公司联合复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作为项目的主牵头人承担了经费多万的课题。在整个课题当中,医院医院都是我们次课题的承担机构。

总而言之,通过科研课题的申请,以及我们在产品开发医院临床专家的紧密合作,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公司在医疗临床资源上相比其他公司更具有优势。

Q6:公司手术机器人的生产设备、零部件、导航系统的自主化情况如何?

彭忠:整个导航系统完全是由我们公司自主开发的。由于现在国内机械臂的产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所以我们自己就不再从头开始研发机械臂,我们采用的策略是找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机械臂厂家进行定制化合作开发。通过机械臂和我们自己的导航设备相结合,打造出我们自己的手术机器人产品。

Q7:公司未来几年的产品拓展计划是怎样的?

彭忠:未来三到五年我们的研发重心还是放在手术导航和手术机器人这两个方向。除此之外,我们已经逐步地开始布局医学影像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AI辅助诊断软件。在这个产品方向上,我们主要针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肿瘤确诊之后治疗方案的优化辅助决策。

Q8:请介绍一下公司的核心技术团队及研发实力。

彭忠:我们目前的核心技术团队主要由首席科学家宋教授、王教授以及李教授带头组成,他们都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复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的核心科研骨干。通过这层关系,我们未来会和复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产生一些比较前沿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一旦具备商业化的价值,那么我们公司是唯一的转化平台,这一方面就会构成我们新产品的研发基础力。同时,我们在去年完成了A轮的融资之后,整个公司全职的研发团队也在扩充,包括现在我们依然在不断地补充我们自己的研发力量,这些研发人员基本上都具有国外知名高校的留学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除了研发之外,我们的整个销售队伍也在不断完善当中,我们目前负责销售的总经理就是从天智航医疗加盟到我们公司的。除此之外,我们还从一些竞争对手比如安科,挖掘了一些市场经验丰富的资深销售。未来整个公司不会再单一地依托三个教授来进行产品研发,逐渐把研发的重心转移到我们整个公司。

Q9:当前公司处于怎样的融资阶段?下一轮预计何时启动?

彭忠:目前我们正在进行B轮的融资,融资的规模是万元,释放10%的股份。下一轮融资我们预计在年启动,也就说我们在IPO之前会再做一轮融资。

「项目专访」微京科技—DealRisk系统一站式量化决策分析辅助服务

「项目专访」中农互联——基于算法模型的农业种植数字化提升

「项目专访」卓唯智科技—AI驱动的智能制造与万物互联实时大数据

以太国际汇集了全世界各国海外科技型成长创业项目、连续创业者、互联网高管、销售冠军、首席科学家、海归创业、产业老兵、博士团队、基金管理团队成员,积极推动科技领域精英人才和本地产业链、资金链实现精准对接。

近年来以太国际通过打造生态圈、加速器培训课程、产品研发和量产的技术支持、资金、场地等多方式投资和加速初创企业和科技企业的成长。在长三角一体化城市为初创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入住、早期创业辅导、投融资服务、政策申报等一站式的配套服务。

入驻中心的创业项目可根据地方创业政策有机会获得-万元的创业资助,符合海外3年工作经历的PhD可根据地方创新政策有机会获得-万元的薪资奖励。

Likeaether,ournamesake,whichisoneofthesignificantmaterialthatfillstheregionofuniversebeforeemergingintotheworld,aetherinternationalisamajorbusinesspartnerforstart-upsandentrepreneurstobuildbreakthroughstogether.

Ourgoalistoprovidethespace,resourcesandconnectionsforventuresworkingattheforefrontoftechnologyandtocreateaprovenpathwayto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