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一个古老但离大众并不遥远的疾病,近年来依旧挑战着不少人的健康。正在举行的年华夏结核病论坛暨第18届上海3.24结核病论坛上传来消息:在过去几年中,全球每年新增的活动性结核病病例达万左右,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年结核病病例数上升了3.6%,死亡人数也在增加,年全球高达万,说明结核病防控仍然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医院结核科主任沙巍介绍,结核病是一种以侵犯呼吸道为主的传染病,也可侵犯肺部以外的脏器,如全身淋巴结、脑、脊柱关节、腹腔、盆腔、甚至皮肤,受到感染的患者可以通过呼出气道的飞沫、漂浮到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到健康人群中,在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则容易发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大部分人群处于感染状态,仅感染但未发病的健康者称之为结核潜伏感染者,其中5%至10%可转为活动性结核病。”
沙巍说,由于结核病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由于症状较轻微,缺乏足够重视,或因症状和普通呼吸道感染类似,容易漏诊或者误诊。“延误诊断不仅对患者自身的健康有伤害,更重要的是会出现传播,危害身边人的健康。”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韩德民院士直言,hiv感染、耐药结核病的流行也加剧了结核病控制的难度,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的基数非常庞大,数量高达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而活动性结核病例仅为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如何能从庞大的结核潜伏感染人群中切断、减少或阻止活动性结核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众所周知,结核病是古老的传染病,而耐药结核病的传播使得结核病疫情控制更为困难。”上海市医院院长艾开兴介绍,近年来,贝达喹啉、普瑞玛尼等新药的问世给耐药结核病的治疗带来曙光,国内抗结核新药的研发也在迎头赶上,一系列具有国内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抗结核新药也即将问世。“本次学术论坛的主题为《力灭传染病,保全民健康》,就是在向大众展示国内学者及防痨工作者控制结核病的科研实力,提出防控新策略、诊治新技术、研发新制剂、控制结核潜伏感染的新方法,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沙巍提到,当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越来越多的市民忙于工作、学习,养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睡眠减少、长期熬夜或睡眠时间颠倒等,导致年轻人患结核病并不罕见。“研究新型诊断技术对于患者早期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任务。”他指出,结核病治疗需要至少6个月的疗程,耐药结核病的疗程则长达18个月,而治愈率还未达到70%,“因此抗结核新药、新方案、新策略的推广使用、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要目标。”
该论坛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结核病防治分会主办,上海市医院、上海市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办。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