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政观察、深圳特区报
深圳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高楼林立、现代化、科技感……今天,这座城市又多了个“野性都市”的标签。
9月13日晚上,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全国首播深圳自然故事的系列纪录片——《野性都市》。该纪录片包括《湾区庇护所》《海岛食堂》《郊野秀场》,分别聚焦深圳湾、内伶仃岛、马峦山郊野公园,展示了深圳的生物多样性之美,也让大家认识了深圳的另一面——
在这座城市里,红树林水岸万鸟齐飞,华侨城湿地豹猫潜行,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与自然共生共融的美丽画卷。
实行最严格生态保护
早在去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举行期间,深圳网络虚拟展馆就向世界展示了这座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和成就,展示本土生物的多样性,打破许多人对深圳的刻板印象。
毋庸置疑,深圳40多年的发展,是快速城市化的进程。这座超大型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遭遇了资源空间趋紧、环境污染和人口压力等问题。不过深圳并未回避问题,而是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在高速发展中平衡自然生态,推动生态环境状况稳步提升。
以水污染问题为例,这曾经是深圳最大的环境问题和发展短板。近年来,深圳把水污染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最大民生工程,推动水环境质量实现整体性、根本性、历史性好转。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全市个黑臭水体、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不黑不臭,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5个城市之一,并获评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如今,深圳推窗见绿、抬头见蓝,全市公园总数达个,公园米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91%,PM2.5年平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稳居国内超大城市第一。
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回顾40多年的发展,深圳的生态系统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年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到如今演变为以森林和城镇生态系统为主。从生态系统组成来看,深圳市由64%的陆域生态系统和36%的海洋生态系统组成。陆域生态系统中,城镇生态系统面积占比49%、森林生态系统面积占比44%、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占比4%。
一直以来,深圳着力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早在年,深圳市就率先在全国划定了.5平方公里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并出台《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在国内首次以政府规章形式明确城市生态保护控制界限。全市49%的土地受到“铁线”管理,优化了城市功能组团,连通了大型生态用地,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和生态系统完整性得到有效保护。
年以来,深圳按照国家部署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将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成果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截至年,深圳全市有各类自然保护地25处,总面积.43平方公里,占辖区面积的24.75%。从保护地类别来看,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公园20个;从保护地级别来看,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5个、省级自然保护地1个、市级自然保护地20个及区级自然保护地2个。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深圳建立的自然保护地,基本覆盖全市最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不仅拥有以生态与风景资源保护、科普科研、休闲观光为主要功能的城市风景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更拥有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完善物种保护体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基础。深圳陆域面积.47平方公里,海洋水域总面积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5公里。这里既有森林草地河流湖库,又有滨海岩岸沙滩,也有滩涂湿地和咸淡水交汇入海口,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地。
年5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这也是全国首个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
根据白皮书,目前深圳市记录的维管植物种,含本土野生种种;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种。其中,包括仙湖苏铁、桫椤、紫纹兜兰、珊瑚菜、黑脸琵鹭、中华穿山甲、唐鱼、蟒蛇、虎纹蛙、猕猴等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以及香港马兜铃、广东隔距兰、华南马鞍树、滨海槭、小果柿、香港瘰螈、深圳后棱蛇、短肢角蟾、香港黑叉尾斗鱼等75种特有物种。以鸟为例,尽管深圳面积仅为全国的五千分之一,但在深圳已发现的鸟种是全国已发现鸟种的四分之一。
一直以来,深圳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路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有了丰富的区域生物多样性。
以大鹏新区的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廊道为例,这是深圳首条野生动物交流通道。生态廊道参考大鹏半岛自然植被结构,使生态修复节点周边环境与桥梁生境保持一致,成为豹猫(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野猪等多种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活动和通行的通路,对野生种群数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起到积极作用。
深圳还积极实施重点物种保育工程。年深圳抢救性实施世界级保护植物野生仙湖苏铁的迁地保护工程,近株野生仙湖苏铁被移植到塘朗山桫椤保护区。年启动坝光银叶树群保育项目,建立我国唯一的古银叶树湿地园以保护世上迄今发现最完整、树龄最大的天然银叶树群落。年启动珍稀濒危物种紫纹兜兰的野外回归项目,对首批株人工繁育的紫纹兜兰种苗栽种实施放归,标志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发展到以重引入促进野外种群壮大的新阶段。
仙湖植物园古苏铁
此外,深圳建立了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国家蕨类植物种质迁地保存中心、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及深圳国家基因库。深圳成为国内仅有的具有3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城市,并拥有我国唯一的国家基因库。
今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年)》,提出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为愿景,以实现“山清水秀、鱼翔浅底、鸥鹭齐飞”为奋斗目标,计划到年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野性都市”深圳,正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答卷。
纪录片《野性都市》拍摄花絮。图源:方向生态
引领公众认识深圳
认同大自然美好
13日,主创团队接受采访,讲述一帧帧镜头背后所记录和守护的深圳绿水青山和生物多样性的故事。
“希望引领公众到自然中去,认识自己的家园,认同家园的美好。”《野性都市》制片人、深圳市方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倩告诉记者,“这是主创团队5年前策划该纪录片的初衷。”
纪录片《野性都市》拍摄花絮。图源:方向生态
这个非常年轻的团队,早在年就开始持续跟踪记录深圳的自然生态,因而有机会见到深圳非常特别的一面。生境之多样,有山岭、海洋、沙滩、湿地、河流、农田;生物之丰富,有2万多个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看到大自然的美好,也渴望通过视频传递美好。
这份心愿,得到了很多肯定和支持。比如讲述深圳湾禁渔守护候鸟的《湾区庇护所》,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支持,共同出品;《海岛食堂》,登上未向公众开放的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岛;《郊野秀场》,走进了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深圳自然博物馆所落户的坪山区。还有很多深圳的自然教育专家、自然爱好者相助,以集体智慧共同完成了这部三集纪录片。
主创团队带着好奇
追踪大自然的不可思议
纪录片《野性都市》拍摄花絮。图源:方向生态
“拍摄自然纪录片对于团队而言,挑战很大。这个挑战来源于改变。拍摄对象自由、野性、活力,当然也不接受人类的安排,需要人类尊崇它们,悉心观察和记录。”《郊野秀场》导演易进、曲赟回忆说。
纪录片《野性都市》拍摄花絮。图源:方向生态
《湾区庇护所》导演张睿娇、罗亚琴也深有同感。他们拍摄的主角,是飞越千山万水来到深圳湾过冬的候鸟。在拍摄现场,摄影师也是导演,需要在鸟类重复的动作和行为中,及时捕捉到可以发展成故事的细节。比如深圳常见的小白鹭,很容易就能被拍到觅食、打闹等行为,且每天如此重复。
但有一天,一只不知因何故断脚的小白鹭飞入了摄影师的视野。“受伤的它如何捕食?会否受到同类的排斥或攻击?”带着好奇和未知,镜头开始追踪它。
纪录片《野性都市》拍摄花絮。图源:方向生态
在内伶仃岛拍摄《海岛食堂》,导演殷秀明和团队除了背负沉重的摄影器材,还得带上足够多的食物和水。岛上没有交通工具,在三四十摄氏度的炎夏,摄制组常常一走就是一天。年和年是深圳史上较干旱的年份,导致昆虫数量减少,并直接影响到其他物种数量减少。因为自然界本身是闭环,环环相扣。这给摄制组寻找、拍摄动植物带来很大困难。
自然界还有很多不可思议!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海岛食堂》蜈蚣和银环蛇对决的场景。银环蛇作为陆地毒性排名第四的毒蛇,竟被蜈蚣吃掉。拍摄中,摄制组使用了微距镜头,靠得很近。不料蜈蚣突然转身扑向镜头,把摄影师吓得机器都掉了。
亲睹物种回归
收获最大惊喜
7年拍摄之旅
主创团队踏访深圳的青山绿水
每个镜头背后
都是人类向大自然学习的过程
纪录片《野性都市》拍摄花絮。图源:方向生态
“那是什么鱼?跳跳鱼吗?好不好吃?”张睿娇、罗亚琴介绍,在深圳湾公园拍摄《湾区庇护所》时,常常听到围观市民发出诸如此类的疑问。每当此时,他们就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希望把这部回顾深圳湾变迁、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纪录片做好,引导公众认识自然、守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
图源:方向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