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死亡率16年来首次上升世卫专家防治结核
TUhjnbcbe - 2025/1/22 18:39:00

令人闻声色变的流行性传染病不止新冠肺炎,被称为慢性传染病“头号杀手”肺结核依旧潜伏在我们身边,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年,全球约有万人死于结核病,相比年增加了10万人;全球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群的结核病死亡数从年的万增加到万,这是自年以来结核病死亡数首次出现增加。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年,结核病位列第二位传染病杀手(仅次于COVID-19),在全球主要死因中排第13位。

“截止到年底,结核病以及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服务,累计挽救了万人的生命。但新冠肺炎大流行对于结核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相关服务造成负面影响,使得近年取得的成绩逆转,多数目标的实现偏离轨道。”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公室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性传播感染/结核病技术官员陈仲丹博士表示。

专家对此提出,新冠疫情在行政、环境、个人防护等防治感染措施方面的应用,可以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借鉴。

死亡率16年来首次上升

全球结核病防治面临巨大挑战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终止结核病战略》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到年,结核病死亡病例和新发病例人数应在年的基础上分别下降90%和80%。

“目前距离实现全球终止结核病的目标相差甚远。”陈仲丹博士提到,年当年全球估计有万人患上结核病,全球结核病的发病人数在下降,但年下降速度在变缓。

与此同时,全球结核病的死亡率出现抬头。据陈仲丹博士介绍,年全球有万人死于结核病,这是年以来,结核病年死亡率首次出现上升(5.6%),死亡人数回到年水平。

为什么会出现死亡人数上升这一现象?陈仲丹博士认为,这是由于全球服务减少,接受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性治疗服务的人数减少所致。

“WHO预测,-年全球很多国家的发病率将会上升。”陈仲丹博士分析,发病率增加会晚于死亡率增加,这是一种滞后效应,越来越多的结核病患者以及结核感染者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所积累的有传染性的病人的数量在增加,有更高几率发病的结核感染在增加,因而会导致发病率的上升。

还有,人们在封闭空间接触的时间更长,贫穷、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影响结核病的发病率。

新冠疫情加剧全球结核病防治差距

刚刚过去的年,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向新冠疫情,这也使得结核这个古老的传染病被不同程度忽视。

同属呼吸系统传染病,新冠疫情爆发后,原本属于结核病的医疗服务和资源让位于新冠防控,导致结核病基本服务不足。另一方面,新冠导致的隔离封锁,也使得结核病患难以及时就诊治疗。

“新冠肺炎大流行逆转了全球终止结核病工作的持续进展。”陈仲丹博士认为,结核病诊断、诊疗和预防方面本身存在着差距,但COVID-19大流行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差距。

新冠突然袭击,使得过去一年结核病患者更难以被发现,确诊患者也难以得到及时治疗。

世卫报告显示,年全球结核病患者发现呈现下降趋势,患者登记数较年下降了18%、由万例降至万例,跌落至年的水平。

此外,新冠肺炎大流行也导致获得治疗的人数从年万下降到年的万,接受预防性治疗的患者下降了22%。用于结核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的经费更是下降了9%,回落到年的水平。

据估算,因基本服务中断导致的全球结核病死亡患者数,增加了大约10万例。

耐药结核依旧就是公共卫生危机。报告显示,年全球一共有15万人开始了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相比年下降了15%,年开始接受治疗(到年完成治疗)的人里面只有不到六成的人治疗成功。

结核病患者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结核病诊疗过程自负费用超过家庭总收入的20%,便达到世卫组织定义的因结核病导致的灾难性支出水平。

报告显示,47%的结核病患者因为结核病诊疗出现了自负费用超过家庭总收入20%的灾难性支出情况,而这一情况在耐药/耐多药患者中达到了87%的水平。

新冠防控经验

或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借鉴

同属呼吸系统传染病,新冠疫情的防控经验或为消除结核病提供借鉴。

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黄飞谈到,“结核病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只不过一个是慢性的,一个是急性的。他们都通过空气传播、有类似的临床症状比如发热、咳嗽,侵袭的是肺部,而且都有比较高的致死率。”

那么,防控新冠疫情对于消除结核病具体有哪些思路可以参考和借鉴呢?

陈仲丹博士认为,新冠疫情在行政、环境、个人防护等防治感染措施方面的应用,可以对结核病防治产生积极作用。例如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接触者的追踪、个人防护设备的供应和使用、患者的教育等。

“新冠肺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是一体化和多部门应对,即相关部门集体应对,服务也出现了整合。所以加强一体化应对、多部门应对和问责机制,可以很大程度上强化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增加有效性。”陈仲丹博士说到。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肺结核的关键。陈仲丹博士认为,在全球结核病防治中,主动筛查和发现的工作较为滞后。防控新冠疫情的经验、做法、机制完全可以应用到结核病的系统性筛查以及后续连续性诊断、治疗当中来。

黄飞认为,快速的疫苗研发和分子诊断,通过大数据和APP精准定位到新冠密接,并且还有公安大数据配合,都为新冠疫情防控发挥作用。“如果结核病也能够做到这一点,做密接筛查和其他工作会非常简单。”

此外,黄飞建议,在结核病和新冠流行高负担地区可以考虑做新冠和结核病的双向检测。“同时采集痰标本和鼻咽拭子进行新冠肺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这样才能保证在最大程度减少结核病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

来源:环球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死亡率16年来首次上升世卫专家防治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