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甲状腺癌从重疾险剔除淡定,这不完全是坏事
TUhjnbcbe - 2025/2/26 19:47:00

今天,多篇《甲状腺癌或被踢出重疾险》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不少读者慌了。

来问大白怎么回事。

淡定。

在大白看来,这未必是坏事(不想看分析,可直接跳到第三段,了解此事对我们的影响)。

一、这次不是空穴来风

在今天之前,为了促成交,“甲状腺癌要被踢出重疾险”差不多每年都要被拿出来炒作一番。

但监管层的态度一直很明确:甲状腺癌不会被踢出重疾名单。

像中荷人寿在年就“顶风作案”过,推出的《一生呵护B款终身重大疾病保险》,甲状腺癌从“重疾”被降级为“轻症”,赔付比例从%保额降为20%保额……

不过,没有然后。因为这款产品很快就被叫停,还挨了人民日报一通批。

年5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人身保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

对“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对恶性肿瘤责任中的甲状腺恶性肿瘤进行单独处理,责任设计不合理,设置较低的保险金额,变相缩小产品的保障范围。”也做了批评。

算是给不明真相的群众喂下一颗定心丸。

不过,这次的情况挺特殊。

综合各方消息来看,监管层对于要不要将“甲状腺癌从重疾中踢出”态度正发生动摇。

国内权威媒体财新网出了报道,核心内容是:

重疾险赔付因甲状腺癌多发而不堪重负时,保险业正在考虑修订重大疾病赔付的规则,不再将甲状腺癌(主要是T1N0M0期的甲状腺癌)定义为全额赔付的重疾。

结合此前真真假假的传闻,很多人肯定会很好奇,甲状腺癌怎么这么不被保险公司待见呢?

二、甲癌真踢出重疾,合理性在哪?

大白梳理了四点原因。

1.不被癌症家族待见的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在癌症里,确实非常特殊。

癌症之所以可怕:

一致死率高(癌症五年生存率我国仅30%);二医疗花费高(30-50万);三后期康复周期长(3-5年)

甲状腺癌却全反着来了。

(1)几乎没有致死率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甲状腺癌的平均5年存活率达到95%以上。分阶段的的5年存活率分别为:

第一期:接近%第二期:98%-%第三期:71%-93%第四期:28%-51%

(2)治疗费用低

花费1.5-2万就能顺利治愈,且医保可报销大半,个人自费可能就几千(因医保待遇不同,各地略有差异)。

(3)康复期短

术后康复期通常在三个月左右,且术后一般只要按时定量吃药、定期复查,就不需要额外的辅助治疗。

因为甲状腺癌这些特点,它又被戏称为“喜癌”。有人甚至建议将甲状腺癌踢出癌症。

据媒体年的报道:

近一个由来自不同国家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认为需要对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中最高发、常见的一种)进行了重新分类。

建议对“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重新命名,现在它的名字则是“带有乳头状细胞核特征的非扩散式滤泡型甲状腺肿瘤”。

可以看出,新名字中不再含有“癌”这个字眼,而用瘤来代替,减少人们的恐惧感、焦虑感,以让病人“免除过度治疗”。

Ps:关于甲状腺结节或癌过度治疗的危害,网上报道很多。感兴趣的,可搜集来看看,理性对待这种疾病。

2.甲状腺癌高发,保险公司叫苦不迭

虽然大白引用了上述报道,但有必要提醒下:“甲状腺癌不再被认为是癌症”只是建议,并未被医学界认可采用。

而疾病定义,保险得跟着医学来。重疾险必保的25种重大疾病,就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行业协会统一规定的。

所以,对于“喜癌”,保险公司完全欢喜不起来。

因为得乖乖按重疾理赔,一次性可能得赔好几十万。

如果说甲状腺癌发病率低,保险公司可能还能找点安慰。

可现实很丰满。

随着B超技术的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即使3mm的小结节都能被发现,造成每5人就有1人长结节的高发现状。

连带着甲状腺癌的发现率、理赔率指数级上升。

从保险公司公布的理赔报告看,甲状腺癌已经成为重疾险理赔的重灾区。

其中,国寿、平安、太平、太平洋、泰康、天安、华夏、阳光等,甲状腺癌理赔量,统统排到了第一。

这让保险公司叫苦不迭。

3.甲状腺癌赔太多,你的利益也受损

有人可能要说了,赔太多是保险公司的事,不能让我们来买单。

这话可就说错了。

甲状腺理赔太多,对你其实也没好处。

因为重疾险的本意是为被保人支付因重疾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避免其陷入经济困境,而不是让人通过保险赚取比实际支出多得多的利益(业内流传不少“因甲状腺癌致富”的传说)。

换句话说,一旦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都花在甲状腺癌这种“高频低损”的风险上,首当其冲受损的是其他用户。

因为理赔金很大一部分是从买了同一款产品的人交的保费中赔出去的。

这就好比经典的“水池”难题:一个口在进水(每年收的保费)、一个口在出水(理赔金)。如果进水的速度不及出水的速度,水池可能就干了。

当然了,水池可以干,但保险公司不能因为赔亏了。其他人就不赔了。

可保险公司也不傻,总得做点什么来止损。

①提高保费

保险产品是基于大数法则定价的。简单说,风险越大,保费就越高。

如果某疾病发病率高,理赔金额大,必然会导致重疾险价格的整体上升。

等于羊毛最后还是要出在羊毛上。

②严格核保

保险公司赔怕了,所以对甲状腺结节的核保,卡得相当紧,不是除外、延期,就是拒保。

③产品停售

像守卫者一号就因为性价比太高,惨遭停售。

④调整疾病定义及理赔条件

不过,甲状腺癌所属的“恶性肿瘤”,其定义是由保险行业协会统一规定的,保险公司不能擅自修改。

也就是说,即使《重疾定义规范征求意见稿》都出来了,只要保监会不做最后拍板,保险公司再委屈,也没辙。

3.从国外重疾险看,甲状腺癌被剔除是趋势

这是国内保险公司面临的尴尬处境。

可放眼国际,香港、台湾、新加坡、韩国等已经将甲状腺癌从重疾中除名。

让我们对比下大陆重疾险和香港重疾险对“恶性肿瘤”的定义有什么不同(内容引用自“香港保险科普”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状腺癌从重疾险剔除淡定,这不完全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