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今日播报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天台乡贤姚
TUhjnbcbe - 2025/3/28 17:54:00

「来源:|台州资讯ID:tz」

二、偶然契机,读书学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除了田间劳作,姚不知道自己还能否继续上学,说实在话,内心一直有强烈的求学愿望,因此时常会在干活空隙拿出书来看看。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也许是机缘巧合,有一天在家专心看书时,被邻村前来走亲访友的一个村书记看到了,那个村离姚家大概5公里路,村支书看他这么用功,问他想不想继续读书,或许就在此刻,命运之门稍稍向他开启了一个小小的缝隙,有束微弱的光洒在这个弱小少年身上,聪慧好学的他毫不思索答应了。村支书说,他的村计划办“五七”高中,性质半工半读,半天上课,半天工作。说这话时已经到了年,中国大地经历了几件大事,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唐山大地震,“四人帮”被粉碎,十年文革结束,同年10月,邓小平复出。此时离姚初中毕业辍学务农已足足有三个年头,有3年没上过学了,就是这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姚又重新背起书包走进学校,自然是开心得不得了。二十来个来自区里各公社和大队的农村小青年聚在一个又黑又旧的祠堂里,因为离家有些距离,来回不便,爽性就住在祠堂里,自己生火做饭,边工作边读书,格外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姚说,要是当初不读书,完全可能走向另外一条人生道路。

后来远在东北的大姐写信告知国家即将恢复高考,不论成份出身,人人可以参加,让姚好好读书准备迎考。姚大姐的丈夫在油田工作,渠道广消息灵,姚收到信后非常兴奋,这意味着只要好好学习,能够考出好成绩,就有可能走出山里,将来会有比做油漆和木工更好的发展。次年10月国家正式通知恢复高考,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也许是内心从来没有放弃,恢复高考后他有个强烈的愿望,必须把握机会去迎战高考。可是命运仿佛又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这个半农半学的学校,条件实在太差,没有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可想而知,课上讲的是有关拖拉机顺齿轮、倒齿轮等与农械、农田、农业有关的基本知识,感觉这样下去,以后根本无法考上大学。姚当机立断写信给在鄞县教书的父亲,希望能转到鄞县来读书,并保证只要能够出来读书,什么苦都能吃。姚父亲当时在位于樟村中学内的宁波师范鄞县分校教书,姚母长期不在身边,如果姚转学到鄞县,除了正常工作,还多了要照顾儿子学习生活的事情,增加很多负担,而且学校给姚父的寝室只有八九个平方,到处都堆满了书,实在没有多余的地方给儿子住。姚父看儿子的态度相当坚决,也只好同意。因此高二时就转到了樟村中学,也就在那里遇到了后来的同行兼同事,医院的副院长血液科专家裴仁治和妇产科专家吴芳萍,这是后话。

到樟村中学后,由于晚上没地方睡,只能在学校办公室里打地铺,一早起来收拾好不影响老师正常办公,生活自理,不给父亲添乱。没多久,到了高二第二学期,宁波师范鄞县分校搬到了横街东恩中学,姚也跟着转到了父亲工作附近的凤岙中学(方广寺),在凤岙中学度过了高中生涯的最后时光。刚转学时,因为不是宁波本地人,老师讲的石骨铁硬宁波话大部分听不懂,即便如此,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姚对周围的一切感到特别的新鲜和亲切。高中总加起来读了二年,有效学习时间才一年,虽然前一年所学知识和高考内容基本没什么关联,不过给了姚一个称得上人生转折点的机遇。姚开玩笑的说如果那时没有去村办的“五七”学校读书,就不会有以后的转学机会,也不会有后来的参加高考,更不会有后来的从医之路,也许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油漆匠或木工师傅,也许说不定会成为大公司的老总。

离高考最后一学期,姚感到时间真的不够用,要学习的内容太多,光靠上课时间远远不够,只能每晚熬到十二点。高考前一个月,物理完全没有复习遍,就死记硬背公式,只能把所有的公式抄下来贴在随时可以看得到的地方,有时候做梦都梦见这些公式。没想到高考时物理考得不错,数学考了85分,是所有科目中成绩最好的,语文不及格只有58分。说起来也愧对他的父亲,姚父是语文老师,那年的高考语文命题者其中之一,因保密需要,出完题后就暂时留在杭州等高考结束,留姚一人留在学校参加高考。

姚的哥哥姚许一和姚同年参加考试,姚许一小学毕业,做了十年农民,其中四年是村里赤脚医生,年第一次高考时过了分数线,但由于当时政审要求最后没被录取。当初他极度灰心,好在全家人都鼓励他明年再考,他一边做赤脚医生,一边自学,兄弟俩互相鼓励打气。苦心人天不负,年兄弟俩同时被录取,姚的哥哥考入台州卫校中专医士专业,工作后担任过台州市CDC的中层,07年升主任医师,是省级职业病鉴定专家。姚则进了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小小的天台农村,兄弟俩同一天去镇里迁户口,在当地引起了不少的轰动。

姚当时的感觉跳出了农门,实现人生的初步梦想。姚坦言,当初是想考美院,主要因为学过油漆匠,喜欢写字画画,但阴差阳错,没能随愿。不过那时想法很简单,只要一辈子不待在山沟沟,将来学什么做什么并不重要。最后选择学医真没想到,幸好日后穿上白大褂能够治病救人帮助到很多人,既神圣又受人尊重,真的让人欣喜。

五年的大学时光,除了一年在宁波二院实习外,四年校园生活平凡且平淡。说是大学,其实比不了现在的高中,破旧的教学楼,阴暗的宿舍楼,医院,无论寒冬酷暑,三点一线。姚院长自言大学期间成绩平平,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因此默默无闻。班里担任过劳动委员、宣传委员,既没有激情燃烧的青春飞扬,也没有卿卿我我的花前月下,目睹过大学同学因感情问题分分合合,也耳闻过同学因此而跳楼、跳河、跳江。最后一年在宁波二院毕业实习,由于认真踏实,虚心努力能吃苦,对病人和善负责,深受带教老师肯定。实习结束后,市二院组织曾出面写单位推荐信,希望学校能把该学生分配到市二院工作,可惜从来不知道怎么派上用场。尽管是天台人,但从鄞县考出,最后还是回到鄞县,服从安排被分配到了位于江东医院。(未完待续)

人物简介

姚许平:浙江天台平桥镇茅垟人、原鄞州二院院长、正院级调研员,硕士生导师,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浙江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宁波市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宁波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宁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泌尿外科、肾移植工作近30年,在宁波地区率先开展血液净化以及肾移植工作。

擅长:泌尿外科各类疑难疾病的诊治,尤其在肾移植、泌尿系肿瘤、结石和前列腺手术方面有独到之处。活体供肾肾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YAG激光治疗膀胱肿瘤等技术填补市内空白。

所获荣誉: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好人、宁波市先进工作者、宁波市第二届十佳青年医师、宁波市劳动模范、宁波市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甬城英才、鄞州区杰出人才、鄞州骄傲十大人物等。

(来源:综合鄞医文学社百度百科等)

未完待续

......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播报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天台乡贤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