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因为罹患痨病而离世,而痨病在古代传染性极强,为什么其他姐妹,却没有感染呢?凭什么林黛玉早亡呢?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悬念?
林黛玉的“痨病”到底是啥病?
看《红楼梦》后,对林黛玉的印象是,经常咳嗽,而且咳血,那按照现代人的说法,林黛玉的“痨病”大概率就是肺结核了。
而肺结核具有想当大的传染性,跟肺结核患者接触过,都有可能会被感染。
但为什么贾府姐妹们日常在一起玩耍,单单就林黛玉“痨病”那么重呢?其他姐妹就平安无事呢?
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林黛玉自进入贾府就以体弱多病的形象示人,动辄就以身体不适拒绝见人。
但是她有痨病,经常咳嗽,而贾府的做法却是令人不解,一般患有痨病,就会被立刻隔离,赶出门外,但林黛玉没有。据说晴雯就是因为被王夫人冤枉得了“女儿痨”才被赶出门外,以至于悲惨死去。可见贾府众人对“痨病”是一贯不容的。
反观林黛玉的病症,又是咳嗽又是咳血,但不见贾府对她采取隔离措施。而且还有一众人陪她玩儿,宝玉和紫鹃更是终日与她相见,也都平安无事。
可见林黛玉所患之“痨病”,还有待考证。
根据现代人的说法,虽然得了肺结核,只要保持心情愉快,提高自身免疫力,就有可能避免感染肺结核。
如果是这种说法的话,那么贾府众姐妹没有感染肺结核,可能有以下两种原因。
林黛玉根本就没有患“痨病”
林黛玉是贾府出了名的美人,长得水灵,又有才华,被众人誉为“荣府第一才女”,按照她在贾府生活的情况来说,她根本就没有患痨病,而是脾胃虚弱,导致的气血不足。
因此她心思细腻,多愁善感,加上家庭的变故,造成了她内心的不安和忧伤,让她的脾胃更加虚弱。
林黛玉的病情日益加重,医生们都束手无策,只能开些调理气血的中药,但效果不太明显。
让林黛玉病情急转直下的是,得知宝玉娶了宝钗,便开始喘不过气来,脸色苍白,全身颤抖不已,随即咳出很多血来。
虽然死因是咳血而死,但却是由心情极度悲伤而引起的。
贾府生活环境和疾病预防系统
红楼梦中贾府可谓世上的豪门,生活居住环境和医疗卫生系统自是全国最高级。再加上贾元春成了皇帝的妃子后,贾府更是光耀了门楣。为了迎接贾元春省亲,更是耗费巨资修建大观园。
大观园修好后,众姊妹就入住大观园,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系列的爱恨情仇。
按照贾元春的安排,贾宝玉住进了怡红院,林黛玉住进了潇湘馆,其他姐妹都有各自的庭院住所。
此时的大观园,相当于一个公园,公园里有众多别墅,贾府里各有头有脸的主子奴才都住进了各自的别墅,有大有小,每间别墅还配备了老嬷嬷和丫鬟伺候,还有专门打扫别墅的下人。
总之,生活在大观园,环境优雅不说,最适宜居家养老了。宝玉和姐妹们日常欣赏着小桥流水,听闻鸟语花香,偶尔组织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林黛玉虽然身患所谓的痨病,可终究是生活在风景宜人的养病好场所里,再加上当时封建礼教束缚,人与人之间过分亲密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大大减少了飞沫传播的概率。
即使宝玉和姐妹们日常非常亲密,在一处玩耍,但环境干净,心情愉悦,自然就少了传染痨病的风险。
就算是贾母传饭,也是尊卑有别,规矩甚多,从第三回中的“寂然饭毕”便可窥见一二。意思是,贾母众人吃饭的时候,压根儿就没有大声说话的情形,也就没有前面所说的飞沫传播疾病的风险。
再来说说贾府作为最高豪门,如果出现有传染的病例,一般都会进行最好的隔离措施。
比如红楼梦第二十一回,凤姐女儿巧姐得了天花,重大传染病,凤姐听闻后立刻采取措施,她命人将室内打扫干净,并安排两名医生,日夜值班为其女诊治。
这期间,巧姐父亲贾琏则是搬到外书房生活,凤姐和丫鬟平儿则是搬到了王夫人住处。
由此可见,贾府众人对传染病是零容忍,哪怕最亲近之人得了传染病,也会将其隔离。
就连宝玉都知道,有一回丫鬟晴雯感冒了鼻塞,宝玉知道了,就劝她不要声张,以免王夫人知道会将其赶出去休息。
对传染病有着如此高认识的贾府众人,生活在环境优雅的大观园里,自然不会爆发大规模的传染病,更何况林黛玉的痨病,又不具有传染性。
最大的可能就是林黛玉患的根本就不是痨病,只是咳嗽而已,虽然咳血,估计是气血淤积所致,毕竟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几乎都是抑郁的状态。
母亲早死,后来喜欢上宝玉,敏感多疑,宝玉娶了宝钗之后,就彻底一病不起了,抑郁症是肯定有的。她的死跟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宝玉离她而去,她已然丧失了生的勇气,只有存必死之心的人,才会彻底丧失对疾病的抵抗力。
林黛玉的一生是纯洁的,但也是悲剧。如果想知道具体的情况,为什么林黛玉的痨病没有传染给其他人,或许只能问曹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