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结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胸腔镜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疗中的应用
TUhjnbcbe - 2020/10/27 15:25:00

近日,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葛刚做客大众网访谈间,从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手术时机的选择等方面,向网友详细介绍了胸腔镜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疗中的应用,受到了网友的热烈欢迎。

友情提示:视频请在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

访谈摘要

什么是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正处于超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是最常见的胸膜炎。国内报道结核性胸膜炎占肺结核的4.7%--—17.6%。结核性胸膜炎是肺外结核中第2种常见的形式,仅次于淋巴结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

大多数结核性胸膜炎是急性起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以年轻人较多,约1/3患者在1周内出现症状,2/3患者在1个月内出现症状。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结核的全身中*症状和胸膜炎所致的局部症状。结核中*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出汗、乏力、食欲不振、盗汗。局部症状有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胸腔积液产生和聚集越快、越多,呼吸困难越明显,甚至可有端坐呼吸困难和发绀。

结核性胸膜炎有何并发症?

1、经全身抗结核、及时抽液等治疗,大多可使胸水2-4周消失并最终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虽经反复抽液、置管引流及有效抗结核治疗仍不能控制,使积液分隔、呈多房小腔、包裹改变,胸腔积液难以吸收,形成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

对此,以往的处理办法主要是改进引流,更换管径较粗的引流管、调整引流管放置的位置以及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等,结果仅仅缩小脓腔,最终几乎不可避免的形成结核性脓胸。

医院在年就率先在青岛市开展胸腔镜技术对难治性结核性胸膜炎进行早期干预,到目前为止大约70例患者随访,未有复发及出现其他并发症。

2、当病程超过6周至3个月,进展成包裹性脓胸,脓腔形成厚的纤维板,由于长期感染和慢性消耗,患者有慢性中*症状,如低热、极度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并有咳嗽、气促等表现。查体可见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减弱,纵膈、气管移向患侧,脊柱侧弯,不仅导致患者身体外观畸形,而且严重限制患者的呼吸功能。如果脓胸长期存在,又得不到及时治疗,可以引起外穿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结核菌全身播散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一旦发展到结核性脓胸,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需要在患侧胸部做长约25cm以上的手术切口,必要时还得剔除1-2根肋骨以增大手术的视野,还要强行撑开肋间10~20厘米,胸廓损伤严重,因为手术创面较大,术中往往需要输血,术后效果差,病人不易接受。医院近两年在青岛市率先开展胸腔镜结核性脓胸胸膜剥脱术30余例,均得到治愈,无一例手术失败。

葛刚简介

葛刚,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外科工作20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现专职致力于应用完全胸腔镜技术诊治胸部外科及结核外科疾病。擅长运用胸腔镜诊治胸膜腔疾病、脓胸廓清术、肺内结核球切除术、胸膜结核球切除术、局限性胸膜剥脱术、肺叶切除术等。兼任山东省防痨协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胸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胸腔镜技术在结核性胸膜炎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