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为排痰阳性的继发性肺结核病人,呼吸道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咳嗽较轻,干咳或少量黏液痰,形成空洞时,痰量增加;
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多数病人为少量咯血,即痰中带有血丝;
胸痛,结核累及胸膜时出现胸痛,随呼吸运动和咳嗽加重;
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和大量胸腔积液者。
伴随有长期午后潮热,或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本病以症状、体征、接触史、实验室痰涂片阳性,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为主要诊断依据。
本病治疗以支持、对症、抗结核药物为主。
目录
一、咯血症状用的药方。
二、止咳化痰方。
三、通用方。
一、咯血症状用的药方。
1.天门冬粥。
来源:《药粥疗法》引《饮食辨录》。
功用:滋阴润肺,生津止咳。
主治:肾阴不足,阴虚内热,津少口干,及肺阴不足,肺虚有热,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带血,以及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的肺结核病人。
组成:天门冬15~20克,粳米50~克,冰糖少许。
用法:先用天门冬取浓汁,去滓,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适量,再煮成粥。以三至五日为一疗程,间隔三日再服。
宜忌:虚寒腹泻及外感风寒咳嗽者,均不宜用。
2.百合固金汤。
来源:《慎斋遗书》卷七。
功用:
1.《医方集解》:助肾滋水,保肺安神,清热润燥,除痰养血,平肝清金。
2.《成方切用》:利咽降火,培元清本。
3.《成方便读》:利咽宣上。
4.《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补肺清火,化痰镇咳。
主治:手太阴肺病,因悲哀伤肺,背心、前胸、肺募间热,咳嗽咽痛,咯血恶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际间上肩臂至胸前如火烙。
组成:熟地,生地,归身各三钱,白芍,甘草各一钱,桔梗,玄参各八分,贝母,麦冬,百合各一钱半。
《医宗金鉴》有天门冬。
用法:《医宗金鉴》:水煎服。
宜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济南方):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等物。
3.清金解*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主治:肺脏烂损,将成肺痈,或咳嗽吐脓血,又兼治肺结核。
组成: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粉甘草三钱,生*耆三钱,玄参三钱,沙参三钱,牛蒡子三钱(炒捣),贝母三钱,知母三钱,三七二钱(捣细,药汁送服)。
加减:将成肺痈者,去*耆,加金银花三钱。
4.结核丸。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滋阴降火,补肺止嗽。
主治: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盗汗,咳痰咯血,胸胁闷痛,骨蒸痨嗽,肺结核,骨结核。
组成:龟甲(醋制)g,牡蛎g,鳖甲(醋制)g,地*g,熟地*g,天冬50g,百部(蜜炙)g,阿胶g,北沙参g,龙骨50g,紫石英(煅)50g,麦冬50g,熟大*25g,白及g,川贝母g,蜂蜡g。
用法: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密封。口服,1次1丸,每日2次。骨结核病人每次用生鹿角15g煎汤服药。
宜忌:外感引起的发热恶寒、咳吐*痰者忌用。
5.止血散。
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4:17)。
功用:止血。
主治:肺结核咯血。
组成:白矾八钱,孩儿茶一两(以此比例,按需要量配制)
用法:
上药各为细末,加入乳糖适量作赋形剂。混匀后,装入有色玻璃瓶内贮藏;或分装于胶囊内备用,药量分0.1克和0.2克两种。
小量咯血者,每次服0.1~0.2克,每天服三次,白开水送下;
中等量咯血或偶发性短时期的咯血,每次服0.2~0.3克,每4小时服一次;
对大咯血者则不宜采用。上述服法,可连续服至咯血停止。
6.健肺丸。
来源:《古今名方》。
功用:化痰止咳,生津止血。
主治:各型肺结核。
组成:百部,白及,*精,玉竹各克,穿心莲克,葎草克。
用法:炼蜜克,为小丸。每服3克(约30丸),一日三次。
二、止咳化痰方。
1.复方金荞片。
来源:《中药知识手册》。
功用:止咳化痰、抗痨。
主治: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骨结核。
组成:开金锁,生干蟾,鱼腥草,百部,穿心莲。
用法:制成片剂。每服4-6片,1日4次。
三、通用方。
1.复方柳菊片。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清热解*。
主治:肺结核病。
组成:旱柳叶0g,野菊花0g,白花蛇舌草0g。
用法:制成糖衣片,密封。口服,1次7片,每日3次或遵医嘱。
2.百部丸。
来源:《实用中成药手册》。
功用:润肺,补虚羸,杀虫。
主治:骨蒸劳嗽,肺结核。
组成:百部粉,小雌鸡。
用法:水为丸,每袋重18克。每服9克,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
宜忌:忌生冷、辛辣食物。
3.加味四圣膏。
来源:《医学碎金录》。
功用:峻补精血。
主治:消耗性慢性疾病及贫血病人(如肺结核等)。
组成:紫河车八两,龟版胶八两,麋角胶八两,茯苓八两,天麦冬共十六两,生熟地共十六两,地骨皮八两。
用法:先熬二地、二冬、茯苓、地骨三次,河车焙干研末,将三次药汁再熬,入二种胶。河车末收膏。
全职原创不易,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