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4/5 20:34:00
方歌:三十薯蓣二十草,三姜二蔹百枚枣桔茯柴胡五分匀,人参阿胶七分讨更有六分不参差,芎芍杏防麦术好豆卷地归曲桂枝,均宜十分和药捣蜜丸弹大酒服之,尽一百丸功可造风气百疾并诸虚,调剂阴阳为至宝组成: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神曲干地*豆*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人参七分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白话解:薯蓣丸由三十分薯蓣、二十分甘草,三分干姜、二分白蔹、一百枚大枣,五分桔梗、茯苓、柴胡,七分人参、阿胶,以及六分相同的川芎、芍药、杏仁、防风、麦冬、白术和十分豆*卷、干地*、当归、神曲、桂枝组成,所有药味放在一起,捣为粉末,制成弹子大小的蜜丸,每次用酒服一丸,服完一百丸后,便可达到治疗功效。风邪引起的多种疾病,以及多种虚劳病证,用薯蓣丸治疗能调和阴阳,堪称至宝。功效:健脾调中,滋阴养血,祛风散邪,理气开郁方义:虚劳诸不足,是指气血阴阳俱不足,较*芪建中汤的诸不足范围更广。久病之人,气血阴阳皆虚,易受邪侵,而致内外俱病。此时补虚则恋邪,祛邪则恐伤正,治当扶正祛邪并施,方用薯蓣丸,但侧重健脾。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血阴阳诸不足,必待脾胃健运,方可资生恢复。方中用薯蓣(即山药)“补中益气力,长肌肉”(《神农本草经》),合以八珍汤补益气血,阿胶、麦门冬养血滋阴,柴胡、桂枝、防风、白蔹祛风散邪,杏仁、桔梗疏利气机。诸药相伍,共奏补虚祛风,扶正祛邪之功。如见营血亏损明显,可去桂枝、干姜;风邪不甚,可去桂枝、防风、桔梗。甘草生用则清热解*,炙用则补中益气。细研方义,本方之甘草当以炙用始为合拍。原方大豆*卷药源常缺,以扁豆代之,不影响疗效。临床应用:古代应用:1.《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6条云:“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2.《外台》引《古今录验》本方去白蔹加*芪,取名大薯蓣丸,治男子五劳七伤,晨夜气喘急,内冷身重,骨节烦疼,腰背酸痛,引腹内,羸瘦不得饮食,妇人绝孕,疝瘕诸病。现代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慢性荨麻疹、慢性肾炎等病症。1.慢性疲劳综合征:本方加减治疗69例,疗程12周。以治疗后自我感觉良好,工作、生活、学习恢复正常,随访半年内无复发为痊愈标准。结果:痊愈32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中医药导报》年第2期)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时服用加减薯蓣丸免煎颗粒治疗30例,疗程8周。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稳定体重以及减*增效作用为好转指标。结果:好转6例,稳定18例,恶化6例,总有效率80,0%。(《山西中医》年第3期) 3.慢性荨麻疹:薯蓣丸治疗52例,疗程3个月。以风团及瘙痒完全消失,停药半年以上无复发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27例,显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5%。(《湖北中医杂志》年第11期) 4.慢性肾炎:本方加*芪、蝉蜕,制成蜜丸治疗24例,疗程10个月。以尿蛋白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8例,显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北京中医杂志》年第1期)近期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小儿变应性鼻炎、心功能减退等病症。早期文献报道本方,治疗肺结核、反复感冒、外伤经久不愈,又用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荨麻疹、白内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症。拓展:1.南京中医药大学*煌教授认为,薯蓣丸可用作强壮剂,主治以清瘦、疲惫乏力、贫血为特征的虚损状态,患者常有消瘦、贫血貌、疲惫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食欲不振、骨节酸痛、大便不成形、容易反复感冒等表现。此类体质状态多见于恶性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也可见于其他慢性虚损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结核、慢性肝病、慢性胃肠病、慢性肾病,以及老年体虚、虚人复感等病症。2.该方是仲景扶正祛邪的代表方,要正确把握仲景原意,则主要当从扶正和祛邪两方面来理解此方。①首先是薯蓣丸中如何体现扶正?既然病机为气血阴阳俱虚,扶正当然要从气血阴阳入手。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营卫生化之源,故重用薯蓣健脾,使脾胃得以健运,则气血阴阳化生有源,再用四君子汤来益气,补气之虚;用干姜、大枣甘温扶阳,且干姜、甘草相合又有“辛甘化阳”之意,共奏助阳以补阳虚之效。或谓,言及补阳,非附子功力最佳,为何补阳不用附子?方后云“一百丸为剂”,说明此方为长期服用,而附子大*,若长期使用恐有中*之弊;且阴阳俱虚,若用附子之辛热过燥,又恐过燥伤阴,故不用附子辛热温阳,而用干姜、大枣甘温扶阳。用四物汤养血和血,与大枣相合共治血虚;再用阿胶、麦冬滋阴,芍药合甘草又可“酸甘化阴”,如此则可补阴之虚。此十二味共呈补气血阴阳诸不足之功,达到扶正目的。②其次是薯蓣丸如何体现祛邪?原文云“风气百疾”,说明感邪的多样性,既有风邪又有可能有湿邪、寒邪、热邪等,要如何使用祛邪药物才可面面俱到地避免各类外邪的入侵呢?仲景认为外邪入侵,首先易袭阳经,如能在阳经将外邪驱散,则邪将不至内侵。故仲景选用长于散太阳之邪的桂枝,擅于散阳明之邪的防风,擅于散少阳之邪的柴胡,共奏散三阳之邪之功,使外入之邪在三阳得以消散。或有问,散太阳之邪功最佳莫过麻*,为何不用麻*反选桂枝呢?一者麻*辛温发散力偏强,本为正虚,若发散太强,则恐汗出太过让表卫更虚;二者外感之邪既有寒邪也有可能有热邪,若外感热邪,用麻*则稍嫌太燥,而桂枝虽然辛温,但温性较麻*为弱,且再配合方中麦冬、干地*等可制其燥性,即便感受热邪也可使用;三者桂枝合方中芍药还可调和营卫,营卫和调,则外邪易散。此仲景用桂枝、防风、柴胡之妙也。③此外,由于脾喜燥而恶湿,主消化饮食,若脾胃气虚运化不利,则易生湿积食,故再配伍豆*卷化湿和中,合方中茯苓共奏消除湿邪之效;麯(即神曲)消食健脾,以消食积。④用上述药物已可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与病机之正虚感邪已可对应起效,为何还要加桔梗、杏仁、白蔹?历来《金匮要略》教材对此三味药的解释更是模糊不清。其实,在上述药物扶正祛邪基础上,又再加入这三味药,正是体现了张仲景的高明之处。正虚感邪,治当扶正祛邪,一般医生这等道理自不难明,但正虚邪侵还会导致气机的升降出入发生异常,则非中工不能明也。由于正虚邪侵,人体气机必然会发生升降出入的紊乱而加重病情,所以临床上常见一些正气虚的病人兼见腹胀、胁痛等假实症状,所谓“因虚致实”也。因此仲景在方中加入桔梗合柴胡之升,白蔹合杏仁之降,以恢复气机之升降出入,如此才可谓治疗正虚感邪的完整治法,才不会导致“虚不受补”的现象出现。这种先考虑到正虚邪侵会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发生异常,而加入调理气机之品的治法,正体现了仲景“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如此组方之妙,后世叹为观止!以上内容为小编总结、整理而成,不当之处,还望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如若侵权,联系小编删除!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都是知识的搬运工!??????点「赞」+「分享」,让更多人看到吧!PS:各位喜欢中医的读者朋友,若您对文章有其他的见解或者建议,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