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简介
医院创办于年8月,医院,经过80余年的发展,现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为一体的闽西南规模最大医院,是闽西南唯一进入全国顶级强医院,医院HIC强排名全国第6。在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上,医院综合排名位居厦门市首位,福建省第二位,共有9个学科进入全国百强。在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医院有3个学科获得提名,获提名数居厦门市首位。
现有编制床位数张。除院本部外,还拥有6家分院(医院0张床位在建)、1医院、2家护理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医院门急诊量.44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3.54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台,门诊手术台数台,总收入38.55亿元。年医联体门急诊量.35万人次,出院病人数16.65万人次,住院手术台数台,门诊手术台数台,总收入47.51亿元。
自年医院设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共招聘60多名国内外博士进站开展科研工作,已培养出站47位博士后。年、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学科建设。医院专业设置齐全,共设59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拥有:
2个国家重点专科:儿科、临床护理;
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专业、内分泌专业、免疫学专业、血液内科专业、神经外科专业、胸外科专业、泌尿外科专业、儿科、耳鼻咽喉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病理科;
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脑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个省级医学中心:福建省新生儿救护厦门分中心、福建省儿童医疗救护分中心、闽南PET-CT中心;
2个厦门大学学系:神经科学系、血液病学系
4个市级医学中心:厦门市肿瘤中心、厦门市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厦门市脑科中心、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中心;
2个市级研究所:厦门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6个市领先学科:肿瘤中心、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心、脑科中心、泌尿中心、肾内科、儿科;
7个市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儿科重症医学专科、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专科、重症医学科(ICU)、核医学科、临床护理;
10个市规划重点学科:传染病科、新生儿救治、烧伤科、妇科肿瘤专科、重症医学专科、肺科、儿科呼吸专业、放射影像科、胆胰外科、消化内镜室;
6个专病防治中心:高血压病防治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慢性前列腺疾病专病防治中心、肺癌专病防治中心、肺结核专病防治中心、脑卒中专病防治中心。
17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病理学、麻醉学、药事管理、重症医学、医院感染控制、病案管理、泌尿外科、肿瘤放疗、肿瘤化疗、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医疗美容、高血压、儿科、内分泌、传染病。
2.人才梯队。现有职工人,其中正高人,副高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特聘国际国内知名专家12人,双主任8人,名医工作站5个。
3.科研。近十年,医院获各级课题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国科金立项总数位居厦门市医疗机构首位,全省前3;获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年-年SCI论文数连续7年突破篇,年SCI论文数首次突破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22.,创下我市卫生系统新纪录。已建设省、市级科研平台14个,6个科研所获批厦门大学院级科研平台,设有中心实验室等20多个临床研究室。
4.教学。设有内、外、妇、儿、急诊、护理等25个临床教研室,临床教师人。除学校课堂教学外,目前在院本科生余人、研究生余人、规培学员余人、进修生余人。现有20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1个普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数量在闽西南地区最多最全,全省排名第2。
二、博士后招收
(1)招收条件
1.年龄35岁(含)以下;
2.以第一作者在国际杂志上发表过SCI论文;
3.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能力,能与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合作;
4.有一定的英文读写能力;
5.近三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
6.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及博士毕业时间要求。
7.招收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请见附件列表。
(2)博士后在站待遇
1.在站博士后年薪30万(含五险一金);
2.提供人才周转房或0元/月租房补贴两到三年;
3.博士后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可享受在职职工同等科研考核奖励;
4.在站期间享受专业技术职务中级任职资格;
5.优秀博士后可优先留院;
6.可依托厦门大学平台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7.有临床医学背景的博士在站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可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博士后)
(3)博士后联系方式
联系人:祝老师
联系86--,
电子邮箱:
.